发布时间:2025-04-05 06:46:19 来源:时事速递网 作者:紫陌
《再见爱人》播到现在,观众们已经对嘉宾们的骚操作见怪不怪了。最新的一期终于迎来了经典的三十六问环节。杨子凭借他的演技贡献了最大笑料。观察嘉宾们直言他在演,很有戏剧张力。而麦琳则给人一种“到了小说结局,主角终于幡然醒悟”的感觉。难道他们真的把自己当成偶像剧主角了吗??麦琳杨子,在幻想自己是偶像剧主角?杨子一坐在那,就开始酝酿情绪了。黄圣依还没哭呢,他反倒开始嗷嗷落泪了。他:“我只想和你吃,告诉你我爱你,我有多么多么爱你。”“我说我想亲手给你幸福,别人给的我不放心。”这台词太霸总了,太偶像剧了。杨子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杨子一哭泣,观众就笑爆……到后面的时候,他更是直接的大哭特哭。这里哭完换个地方哭。也不管黄圣依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自顾自的cue下一个题目。他还有情绪的递进。先从低头掉眼泪,再到绷不住的放声大哭。哭到面部狰狞,没有表情管理。声音洪亮,场面特别大。节目组的老师们都看不下去了,暗戳戳的“阴阳”杨子。配的歌词翻译过来就是:他的幸福从未真实过,只是虚假伪装罢了。黄执中更是直言:舞台剧吗这是?严重怀疑杨子是不是偶像剧看多了,真把自己当成一个霸总。回顾之前的几期节目,麦琳都是被声讨的那个。自卑导致她在婚姻中通过控制和强势的行为来掩盖自己内心的脆弱和不安。因此,有观众分析过麦琳,认为她就是想要一种霸道总裁式的爱情。在那些浪漫却又有些脱离现实的偶像剧剧情里,女主角往往能收获一个近乎完美的男主角。对方会无条件地宠溺着女主,无论女主提出怎样看似无理的要求,都能被一一满足。同时,也有观众认为,麦琳受到教育和婚姻的限制,导致她获取两性关系认知的方式或许只有偶像剧和小说这类文化产品。受到这类爱情观的影响,所以她会下意识的以自我为中心,忽略李行亮。无条件配合、全力的爱我,麦琳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却要别人做到,甚至效果要加倍。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你偶像剧看多了吧”的玩笑和吐槽。那么,看多了偶像剧,到底会对人产生什么影响?看多了偶像剧,会怎么样?偶像剧的套路,就是惯于打造梦幻情节和完美人设。男主角们多金、帅气、专一,有优越的家境,事业上更是顺风顺水,无所不能。女主大多善良单纯,即使出身普通,也能靠小小的闪光点吸引到男主。他们也总是命定般的出现和遇见。在雨天,又或是在陌生的街。夜晚的深情告白,意外的英雄救美……这样确实迎合了很多观众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但也容易让人沉浸在虚构世界里,有不切实际的爱情期待。尤其是那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容易忽视现实的实际情况。认为爱情就应该是一帆风顺、时刻充满浪漫惊喜的,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感情也会面临很多复杂问题。偶像剧里往往将爱情简单化、理想化,这也容易造成自我认知偏移。社会比较理论指出,向上的社会比较会引发心理落差。把偶像剧男主的认知放大到对整体男性的评价里,按照剧中标准去衡量伴侣,当伴侣达不到期望时,便会产生巨大落差。进而造成心理定位的失衡,高估自己在感情中的地位。除此之外,人们还会产生恋爱幻觉。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认为“可得性启发”是一种认知捷径。人们在对某一事件进行评估、判断时,往往会基于那些容易在脑海中浮现出来的例子、信息来做决策,而不是去深入探究数据或实际情况。偶像剧通过精心编排的剧情、极具感染力的画面和台词,为观众呈现出大量浪漫、美好的爱情场景。这些场景和想象就会植入到观众脑中,当人们亲身经历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恋爱幻觉。简而言之,就是把剧里的行为和想象代入到现实中。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求婚乌龙”。一个浪漫的约会,一个精致的餐厅,一个西装革履的对象,女主角会误以为是一场求婚。结果真的只是一场普通约会。把对方精心安排约会的行为解读为即将求婚的信号,这种解读方式也会影响观众在现实中的思维。其次,看多了偶像剧会形成情绪依赖与成瘾倾向。《Neuroimage(神经影像)》就有研究证明:当人们从事容易成瘾的娱乐活动时,奖赏回路会更活跃。偶像剧能够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等让人感觉愉悦的神经递质。有一部分观众会逐渐对这种愉悦感产生依赖,进一步陷入一种“追剧成瘾”的状态。大脑会逐渐将观看偶像剧这一行为与愉悦的情绪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形成一种强化机制。看偶像剧的大多都是女生,是不是意味着女性更容易被偶像剧“毁掉”?偶像剧更容易“毁了”女性观众?有一种论调,好剧养人,坏剧毁人。女性观众更容易受到偶像剧的影响,进而影响三观塑造。这是真的吗?其实男性观众也会受到偶像剧的影响。男主们靠一些强势的霸总语录、一些细腻的肢体动作,就能轻易捕获女性芳心。这种剧情设定会让男性误以为在现实生活中如法炮制,自己也会变得极具人格魅力。为什么偶像剧那么容易影响人呢?首先是因为女性的情感投入与心理卷入和男性不同。大部分女性观众在看偶像剧时并非简单的消遣式投入,而是基于内心深处对情感满足的渴望。女性观众往往对情感世界的感知更为敏锐和丰富。在现实生活中,她们对情感层面的需求也有着比较高的期待值。男女主不经意间的一个眼神交汇,或者是一句暧昧的台词,都能很容易的触动到女性观众的内心。有些观众还会直接的把自我意识投入到剧里,感同身受。社会文化鼓励女性更注重情感关系。男女的情感诉求不同。男性情感诉求更多地围绕在事业成就、兄弟情谊、竞争挑战等方面带来的情感满足。传统社会性别角色观念让男性观众在情感表达上也更倾向于含蓄和克制。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男性即便观看偶像剧,也不太容易像女性那样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剧情中,与剧中角色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偶像剧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在很大程度上顺应并强化了这种社会文化期待。偶像剧的剧情主题大多围绕着爱情、家庭生活展开,这与社会对女性在情感和家庭方面的文化期待高度契合。女性观众的可代入感更强。而男性观众想要把自己代入到高一米八八、可支配财富过千万、各方条件都是一顶一的男主身上,似乎有点……毕竟道明寺可是能买下巴黎铁塔的男人啊。不管怎么说,偶像剧确实很让人上头。大家期待甜甜蜜蜜的爱情也无可厚非。但是,认清实际,把现实和偶像剧脱离开来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情况下,现实生活中的男朋友和霸总,也不长道明寺这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相关文章
随便看看